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

建構智慧化生活系統,創造感動的生活空間 (一)感動的公共建設

1.重新思考真正需求,以結合地方生態、人文藝術造型,導入創新材料、工法等,用心實在的設計施工,並能考量後續主動監測、感測、監測維護等智慧化的機制於整體工程生命週期應用,應能創造新的公共建設風貌。

2.重要性、瓶頸及癥結
以往及目前許多因為地方甚至民意代表爭取,而分配的建設預算,其結果總是產生許多不切實際不需要的工程。這些為了應付施政及預算執行績效,嚴重壓縮合理的規劃設計及施工時程,單就工程品質而言已不敢領教,遑論地方自然人文生態的結合,更不用說會考量所謂創新材料、工法等構想的導入應用。
地方執行工程,不論是業主方、設計或施工單位人員,至目前為止仍然只注重施工品質的要求,從沒有更進一步接受專業品格、溝通協商,乃至創新構想的學習機會(工程品質低落的改善,有必要從現場施工人員本身的專業智能、品格、自信建立起)。
不論大小每一項工程都需要非常謹慎的推動,需要將公共建設的品質做到精緻化,呈現出來的要做到結合地方人文、自然景觀的要求,自然能感動而感受到政府的用心。

沒有留言: